D-二聚體檢測方法和檢測標準
D-二聚體是交聯(lián)纖維蛋白降解后形成的纖維蛋白降解產(chǎn)物中最小的片段,其含量增高反映了體內(nèi)高凝血狀態(tài)和繼發(fā)纖溶活性增強。D-二聚體含量檢測對于原發(fā)性和繼發(fā)性纖溶鑒別以及溶栓治療監(jiān)測方面具有重要價值。目前D-二聚體檢測方法也比較多樣化,包括酶聯(lián)免疫吸附測定實驗(ELISA)、膠乳凝集免疫比濁法、免疫金標法等等,每種方法都有各自特點,總體來看,敏感性較高,但特異性不一。本文主要對D-二聚體的不同檢測方法進行介紹,并總結了每種方法的特點。
D-二聚體檢測方法
酶聯(lián)免疫吸附測定實驗(ELISA)
ELISA檢測主要基于雙抗夾心法,關鍵需要找到一對配對抗體。將一株D-二聚體單抗包被于聚丙乙烯塑料板,另一株單抗用辣根過氧化物酶(HRP)標記。將待測樣品加入板孔中,待測物中的抗原會與板孔中包被的抗體結合,在加入酶標抗體后形成包被抗體-抗原-酶標抗體復合物,最后加入底物顯色。最終根據(jù)吸光度判定樣品中抗原的量,抗原量與吸光度值成正比。
ELISA檢測方法具有靈敏度高、定量準確等特點,但操作步驟較多,比較繁瑣,整個過程消耗時間長,而且影響因素較多,所以不適合急診使用。
膠乳凝集法
經(jīng)典的膠乳凝集法是將被檢血漿中D-二聚體或FDP與包被在膠乳顆粒上的單克隆抗體發(fā)生抗原-抗體反應,產(chǎn)生肉眼可見的凝集反應,進行定性或半定量測定。
膠乳凝集法操作簡便、快速、經(jīng)濟,適用于床旁檢測,常作為篩查試驗用。為定性試驗,半定量時費試劑,結果判斷有主觀差異,敏感性低于ELISA。
免疫金標法
將抗D-二聚體單克隆抗體吸附在多孔薄膜并粘放在有多層吸收墊的塑料盤上,被檢標本加入后即與該單抗結合,然后加入膠體金標記的抗體,形成抗體-抗原-金標抗體復合物,在薄膜上產(chǎn)生紅色的斑點。通過肉眼觀察或用折射儀讀數(shù),紅色強度與血漿中抗原含量成比例。
此方法具有膠乳凝集法簡單、快速,適用于急診測定的優(yōu)點,又具有ELISA能夠準確定量的特點。但易受白細胞、血小板、類風濕因子、肝素及血脂等物質(zhì)的干擾,特異性不強,在不同報道中其敏感性和陰性預測值差別較大。
膠乳增強型免疫比濁
膠乳增強免疫比濁法是樣本中抗原與包被在膠乳顆粒上的單克隆抗體發(fā)生抗原-抗體反應,在一定的緩沖體系中產(chǎn)生凝集而導致濁度增大,濁度的變化與抗原濃度成正比。
此方法具有操作簡便、快速、準確定量、敏感度高等優(yōu)點,可滿足急診需要,在臨床研究中應用越來越廣泛。但需要專門儀器測定,成本較高。
隨著技術的發(fā)展,D-二聚體測定的方法也更加多樣化。對臨床而言,既希望測定結果準確,又需要測定簡便快速,如此才更有利于患者的及時診斷和治療。但實際上,每種檢測方法都有自身的優(yōu)缺點,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免疫金標法、膠乳增強型免疫比濁等都比較適合急診使用。
D-dimer檢測標準
D-dimer檢測標準
- 無統(tǒng)一的國際標準
- 目前有超過30多種檢測方法和20多種單抗被使用
- 存在兩種報告單位:D-二聚體(DDU)和纖維蛋白原當量(FEU)
- 抗體對D-二聚體不同片段有不同的親和力
- 不同的試劑有不同的干擾情況
D-二聚體試劑標準(中國國家標準討論稿)
- 陰性預測值
- 測試范圍
- 線性
- 重復性
結合臨床診斷的驗前概率進行D-二聚體檢測,其陰性預測值不應低于95%。
涵蓋制造商提供的用于排除診斷的臨界值1/2到4倍的臨床標本測定值。
D-二聚體試劑在測試范圍內(nèi),線性相關系數(shù)應大于0.98。
用正常質(zhì)控血漿日內(nèi)重復測試所得的變異系數(shù)(CV)不超過15%,用高值異常質(zhì)控血漿同日內(nèi)重復測試所得結果的變異系數(shù)(CV)不超過10%。

相關產(chǎn)品

相關閱讀
- YY/T 1240-2023 D-二聚體測定試劑盒(免疫比濁法) YY/T 1240-2023 D-二聚體測定試劑盒(免疫比濁法)
- YY/T 1233-2014 心肌肌鈣蛋白-Ⅰ測定試劑(盒)(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法) YY/T 1233-2014 心肌肌鈣蛋白-Ⅰ測定試劑(盒)(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法)
- YY/T 1528-2017 肌紅蛋白測定試劑盒(免疫比濁法) YY/T 1528-2017 肌紅蛋白測定試劑盒(免疫比濁法)
- YY/T 1220-2013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診斷試劑(盒)(膠體金法) YY/T 1220-2013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診斷試劑(盒)(膠體金法)
- T/CSBME 027-2021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定量測定試劑(盒)(熒光免疫層析法) T/CSBME 027-2021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定量測定試劑(盒)(熒光免疫層析法)
- WS/T 404.7-2015 臨床常用生化檢驗項目參考區(qū)間第7部分 血清乳酸脫氫酶、肌酸激酶 WS/T 404.7-2015 臨床常用生化檢驗項目參考區(qū)間第7部分 血清乳酸脫氫酶、肌酸激酶
-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臨床路徑(2019年版)
- 充血性心力衰竭臨床路徑(2017年縣醫(yī)院適用版)
- 目前BNP及NT-proBNP檢測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案
- 主流廠家NT-proBNP檢測平臺的實驗室間CV
- 【一文讀懂心衰】心衰篩查要做什么檢測,都有什么意義?
- D-二聚體(D-dimer)相關血栓類共識指南匯總
- D-二聚體(D-dimer)免疫檢測及其影響因素
- N末端腦利鈉肽前體(NT-proBNP)的生物學特點及臨床應用
- 肌紅蛋白(MYO)的生理功能及臨床應用
- 心臟型脂肪酸結合蛋白(H-FABP)的臨床意義
- 心肌肌鈣蛋白I(cTnI)與超敏心肌肌鈣蛋白I(hs-cTnI)
- 心肌肌鈣蛋白I(cTnI)的測定注意事項
- 心梗三項及其聯(lián)合診斷意義
- WS/T 477-2015 D-二聚體定量檢測 WS/T 477-2015 D-二聚體定量檢測
- YY/T 1221-2013 心肌肌鈣蛋白I診斷試劑(盒)(膠體金法) YY/T 1221-2013 心肌肌鈣蛋白I診斷試劑(盒)(膠體金法)
- YY/T 1451-2016 腦利鈉肽和氨基末端腦利鈉肽前體檢測試劑(盒)(定量標記免疫分析法) YY/T 1451-2016 腦利鈉肽和氨基末端腦利鈉肽前體檢測試劑(盒)(定量標記免疫分析法)
- YY/T 1580-2018 肌酸激酶MB同工酶測定試劑盒(免疫抑制法) YY/T 1580-2018 肌酸激酶MB同工酶測定試劑盒(免疫抑制法)
- YY/T 1243-2014 肌酸激酶試劑盒 YY/T 1243-2014 肌酸激酶試劑盒
- YY/T 1590-2018 心型脂肪酸結合蛋白測定試劑盒(免疫比濁法) YY/T 1590-2018 心型脂肪酸結合蛋白測定試劑盒(免疫比濁法)
- 心力衰竭臨床路徑(2017年縣醫(yī)院適用版)
- 急性左心衰竭臨床路徑(2019年版)
- 臨床解讀NT-proBNP診斷界值及灰區(qū)爭議
- 【文獻分享】一種NT-proBNP替代抗原的成本效益優(yōu)化策略
- 急性及慢性心力衰竭的診斷標準及流程
- 血液中可溶性纖維蛋白與D-二聚體的形成及消除
- D-二聚體(D-dimer)的形成、檢測及臨床應用
-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臨床應用
- 可溶性生長刺激表達基因2蛋白(ST2)的臨床意義
- 心肌肌鈣蛋白I(cTnI)的臨床意義
- 心肌肌鈣蛋白I(cTnI)的測定方法
- 常見心血管標志物
- 心血管標志物專題